不同接线组别的配变对负载损耗的影响在10kV配电网络负荷中,居民负荷为配电网的主要负荷,因此必然会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现象。当配电变压器处于不对称运行状态下时,中性线就会有电流通过,当三相变压器采用Yyn0接线组别时,则要求中性线由于单相不平衡负荷引起的中性线电流要在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以下,而且其一相电流即使处于满载情况下也不能高于额定电流值。当变压器采用Dyn11接线方式时,由于一次绕组的零序电流能够在绕组内环流,可以对二次绕组的零序磁通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不会造成配电变压器过热情况的发生。可以说利用Dyn11接线组别时,能够实现配变容量的充分的利用,有利于降低成负载损耗。1.4不同接线组别的配变对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影响在配电变压器容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Yyn0接线组别的零序阻抗比要高于Dyn11接线组别的零序阻抗比,而且在当相同的零序电流作用下,采用Yyn0接线组别的零序电压也会比采用Dyn11接线组别的配变零序电压高出很多,因此采用Dyn11接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电压比偏移较小,这对于平衡三相电压十分有利。欢迎订阅山东亿金电气有限公司分接开关,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干式调容调压有载分接开关检修规程
变压器在运行中,在不中断负载的情况下,改变变压器的匝数比的有载分接开关有两种结构型式被采用。一种是,由一个在不带电流的情况下进行预选择抽头位置的分接选择器,加一个把负载电流从原来的工作位置上转换到分接选择器已经选择好的位置上的切换开关(也有人形象的把它称为电弧开关)。两个不同功能的部分组合成一体完成同一件事——分接变换操作,这就是组合式的有载分接开关。还有一种是,它兼有分接选择器和切换开关两种功能于一身,连选择带切换由同一触头组来完成的。国家标准上称之为选择开关,为了不至于与分接选择器混淆不清,以便在概念上更清楚,以它的结构型式来命名,称为复合式有载分接开关图。SVK有载分接开关产品分类山东亿金电气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油浸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调压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波形测试,制造有载分接开关和调压变压器时要做各种测试。其中一种称作“波形测试”,原理上它是一种动态直流电阻的测量,当有载分接开关从变压器的一个分接位置切换到下一个分接位置时进行测试。本文比较了几种不同波形测试法并指出了其局限性。波形受直流电压和测试匹配电阻的影响很大。必须对切换开关操作过程中的测试电流变化的时间常数进行小心调整。文章中对一些特殊现象如施加在闭合触头的微弱电压,触头间的油膜以及触头弹跳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只有建立在以上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正确评估并具体解读测试的结果。本文还给出了评估结果的准则。
有载分接开关曾经在国际上有许多生产厂家,如德国有TU,在ABB合并前原是瑞士的BBC和瑞典的ASEA,比利时的AECE,奥地利、法国、日本、英国、美国或前苏联都曾生产制造有载分接开关,由于有载分接开关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涉及应用材料多,工艺要求高而广,又因是组件,销售受制约,服务难度大,国际上逐步由MR成为一家独大、垄断世界市场。我国有载分接开关早在1952年制造仿美,西德UT型,1952年有仿前苏联PT型,1958年应用东德技术才制成实用的SYXZ/J110kV/400A和60kV/200A,在此之前有载分接开关都分散于各大变压器厂自行生产配套,据说大多作摆设很少实用。1977年我国开始标准化分接开关的生产,山东亿金电气技术始于1985年,有着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尺寸小,容量大,山东亿金有载分接开关为何能做到这么好的质量?
配电变压器的智能化技术分析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配电工作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国家和社会都迫切要求配电变压器的发展,让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应用到配电变压器当中,从而帮助配电变压器解决各种运行问题,促进配电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出现恶性循环的问题。此外,促进智能化技术在配电变压器中的应用和推广有助于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配电变压器的智能化监测终端在分析配电变压器的智能化运行技术的过程中,监测终端设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监测终端也是配电变压器的智能化技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研究的技术服务部分。通过监测系统的智能化监测技术能够帮助相关技术人员科学掌握配电变压器的整体运行状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配电变压器运行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问题,同时智能化监测终端也可以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防止问题出现反复发生的情况[1]。智能监测终端在配电变压器中的有效应用主要可以在下面几点中体现出来:①在配电变压器设备运行现场中合理设置变压器,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之间的互相作用。山东亿金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有载分接开关国内咱有率为什么这么高?有载分接开关***服务
干式变压器有分接开关吗?干式调容调压有载分接开关检修规程
真空电弧的产生在真空环境中,气体非常稀薄,真空度高于Pa时气体分子极少。在Pa的真空中,每立方厘米空间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为标准大气压环境下的千万分之一。在这样稀薄的气体中即使真空间隙中存在电子,它们从一个电极飞向另一个电极时,也很少有机会与气体分子碰撞造成真空间隙的电击穿。真空中电极间电弧是这样产生的:当触头即将分离前,触头上原先施加的接触压力开始减弱,动静触头间的接触电阻开始增大,由于负荷电流的作用,发热量增加。在触头刚要分离瞬间,动静触头之间*靠几个尖峰联系着,此时负荷电流将密集收缩到这几个尖峰桥上,接触电阻急剧增大,同时电流密度又剧增,导致发热温度迅速提高,致使触头表面金属产生蒸发。同时微小的触头距离下也会形成极高的电场强度,造成强烈的场致发射,间隙击穿,继而形成真空电弧。真空电弧一旦形成,就会出现电流密度在104A/cm2以上的阴极斑点,使阴极表面局部区域的金属不断熔化和蒸发,图1-2以维持真空电弧。在电弧熄灭后,电极之间与电极周围的金属蒸气迅速扩散,密度快速下降直到零,触头间恢复高真空绝缘状态。干式调容调压有载分接开关检修规程